Thursday, May 4, 2017

由朝鲜局势再谈“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当前朝鲜半岛的局势扑朔迷离,朝鲜继续进行核试验的行动一度看似箭在弦上,而美国此次真的派出航母舰队来到日本海,严阵以待,战争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与此同时,尽管中国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没有得到对立双方的认同,但中国对此事态的立场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受到有关各方的认真对待。例如,美国特朗普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后,两人又接连就朝鲜局势进行了两次电话热线交谈,显示出两大国的分量。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今天在朝鲜问题上的发言权和当年的“抗美援朝”一战是不可分割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那么这场战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很激烈。一方认为,这场战争换来了中国至今有六十多年的和平,使得西方不敢轻易在中国的周边闹事。而另一方则认为,这场战争造成双方人员的大量伤亡,尤其中国的伤亡人数远高于由美国带头的联合国部队。这么大的代价换来的是朝鲜独裁政权的统治,所以说是完全不值得的。

但是坦率的说,这两种说法都只是着眼于地缘政治,所谈论的意义和影响也都仅局限于东亚这一带,局限于中国的周边局势。然而,如果人们在一,二百年后再回头看这场战争,那时人们就不会仅局限于这场战争所涉及的地缘政治因素,相反会更加重视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而这种历史意义很有可能是今天的人们所没有看到和意识到的。

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人们是否得等一、二百年之后方能看出它的历史意义呢?其实,如果我们把视线拉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历史,重温那段时间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回顾十九世纪(1800-1900)那段时间,大英帝国可谓是威震八方,同时也是大杀四方。无论是在印度,在非洲,在中东,甚至包括在中国,可谓是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很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十九世纪后期,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国也都纷纷效仿,到处寻找和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开辟了一个“新帝国主义”时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欧洲军队创造了“不可战胜”的奇迹。

十九世纪后期,日本也开启了对外侵略战争,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利益。由于利益冲突,在二十世纪初的1904年,日本和俄国在远东一带大打出手,最终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日本的这场胜利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引起震撼,因为这昭示出欧洲列强再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了。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列强在全球各地虽然在局部战场也曾失过手,包括在非洲战场几次失利,但这都可以解释成对当地土族重视不够,准备不足的结果。一旦欧洲国家吸取教训,召集重兵,卷土重来,他们还从未在大型战役中失过手。但这次日俄两国卯足了劲,拼尽全力大打一场,结果却是东方人的日本取得胜利,这对西方人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历史学家坦诚,一百多年来欧洲国家战无不胜的历史走向就此被终结了。说到这里,同为东方人,我们要给予日本以客观的评价。是他们开始让西方意识到东方人的厉害。

这一战的胜利也让日本的信心爆棚,就此开始了对亚洲的侵略,并自认是战无不胜的,直至突袭美国,造成了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国加入二战,逼迫日本开始战略后退。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一战标志着日本战败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战机开始从这里的机场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尽管各方都已知日本必败,但考虑到直接出兵攻占日本会造成太大的伤亡,因而才决定使用原子弹。所以原子弹只是画龙点睛的那最后一笔。日本的战败使得西方的自信又重新得以恢复。美国在日本的驻军使得日本成为了美国的附庸国,这让西方感到,你东方的日本再强,我们西方仍有人能制服你,那就是美国。

但是,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却给了美国这个西方领袖一副清醒剂。除了没有使用原子弹,在常规战场上美国在武器装备上占尽优势。而先进的武器优势一直是西方纵横全球的不二法宝。但是中国军队的出其不意的战略战术却是西方以前从未见过的。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多次对美军形成全歼态势的合围,只是由于美军强大的空军前来救援,方使得美军得以突围。中国军队将美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推回到三八线,并让美国在那里签下了第一份没有军事胜利的停战协议,东方人让西方再一次感到震撼。此后,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对印度军队摧枯拉朽的一战,以及和苏联在珍宝岛上的冲突都在西方引起重视。也因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和中国的陆军较量。

军事实力和军事思想是一个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孙子兵法至今仍受到各强国的研究和重视。多年后人们再回头看“抗美援朝”战争,各种意识形态上的纷争,地缘政治上的算计会是历史描述的一部分,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就如同日本战胜俄国一战的意义一样,人们真正总结出来的是,这场战争再次体现出东方人在战场上和西方完全可以做到平起平坐,并在战场上真正地赢得了西方的尊重。这就是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而这个历史意义在现实中的体现就是,朝鲜半岛的有关各国需要认真对待中国的立场。


(分享到微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